全国咨询热线
18627948422

杂质对照品检测方法浅析——红外光谱

原创:
恒丰万达药物杂质网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简称IR)是一种确定物质分子结构和鉴别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其关键点是分子内部原子间的相对振动和分子转动等信息。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是物质中的分子能够选择性地吸收某些波长的红外线,从而引起分子中的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发生跃迁检测红外线被吸收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得到物质的红外吸收光谱,因此也称为分子振动光谱或振转光谱。

 

一、红外光谱的发展史

20世纪60年代以来,红外光谱技术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化学计量学的发展,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研究陆续展开。

然而,由于经典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存在灵敏度低、抗干扰性差的弱点,往后的一段时间内,该技术陷入沉默期。但伴随着化学计量学与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90年代后,红外光谱技术再次得到发展与进步,成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

 

二、红外光谱的特点

1独特性:每种物质的红外吸收光谱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所以红外光谱在物质鉴定中具备极高的准确性。

2无损检测:红外光谱检测一般不会破坏样品。无论样品是什么形态(固态、液态、胶状等),都可以进行检测分析。

3分析速度快:红外光谱检测通常都是短时间内完成分析,效率高。

4适用范围广:有机物、无机物、高分子等多种物质均可应用。

 

三、红外光谱的应用

1定性分析:前文也提到过,不同物质的红外吸收具有独特性,因此根据比对检测得到的红外光谱,就可以判断位未知化合物的成分。

2定量分析:红外检测特定吸收峰的强度,就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某种成分的含量。

3谱图检索:利用红外光谱标准谱图库进行谱图检索,可以快速准确地判定未知化合物的成分。

 

四、红外光谱的解读方法

红外光谱图通常以波长(λ)或波束(ν)为横坐标,表示吸收峰的位置;以透光率(T%)或者吸光度(A)为纵坐标,表示吸收强度。我们通过分析红外光谱图上的吸收峰的位置、形状以及强度等信息,就可以推断物质中存在的化学键或者官能团,从而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

 

五、红外光谱仪的组成

通常仪器是由光源、单色器、探测器和计算机处理信息系统组成的。根据分光装置的不同,分为色散型干涉型。其中,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类型。

 

总而言之,红外光谱技术在众多领域的研究中都有着广泛应用。在杂质对照品行业中,检测对照品含量、纯度等也可以运用红坏光谱检测。

深圳市恒丰万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药物杂质对照品品牌H&D,产品包括药物标准品、药物杂质对照品、特色中间体、分析检测以及化合物定制合成服务。图谱齐全,COAC-NMRH-NMRMSHPLCUVIRTGAQNMR、二维谱应有尽有

公司优势杂质现货:米诺环素杂质、环丙沙星杂质、利格列汀杂质、阿米卡星杂质、米洛巴林杂质、普拉克索杂质、艾曲波帕杂质、达泊西汀杂质、巴瑞替尼杂质、卡格列净杂质、乌帕替尼杂质、他达拉非杂质。

更多杂质现货,欢迎联系恒丰万达咨询。

阅读:387
栏目:
杂质知识